陕师大向万春AFM:42.6%效率新纪录@室内光!双缺陷钝化助力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

2025-07-31

标图.png

主要内容

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(PSCs)凭借其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及与硅基电池叠层集成的潜力,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有力竞争者。然而,倒置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(Inverted PSCs)因钙钛矿表面缺陷密集、功能层与钙钛矿能级失配等问题,导致其光电转换效率(PCE)仍落后于传统n-i-p结构器件。

01

双功能界面钝化策略:BIEE分子的缺陷靶向修复

针对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铅(Pb)缺陷密集与卤素空位诱导的非辐射复合问题,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双功能界面钝化策略:通过引入1,2-双(2-碘乙氧基)乙烷(BIEE)分子,同步实现缺陷钝化与空位填充。理论计算与实验表征揭示,BIEE分子中的氧原子通过强配位作用锚定欠配位Pb²⁺,有效抑制深能级缺陷形成;碘离子则定向占据卤素空位,阻断离子迁移通道并减少载流子复合损失。该机制不仅优化了功能层与钙钛矿的界面能级排列,还将缺陷密度从10¹³ cm⁻³降至10¹¹ cm⁻³量级,为*效电荷传输奠定基础。

02

效率与稳定性双突破:倒置PSCs性能创纪录

基于BIEE界面修饰策略,团队制备的倒置CsPbI₃₋ₓBrₓ PSCs在标准AM1.5G光照下实现21.9%的认证效率,并在室内LED照明(1000 lux,281 μW cm⁻²)条件下以42.6%的效率创下同类器件室内光伏效率新*。稳定性测试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:未封装器件在环境空气(25°C,30% RH)中老化1250小时后仍保持93.2%的初始效率;在氮气手套箱中经1170小时连续**功率点(MPP)跟踪后,效率衰减仅4.2%,展现出**的长期运行稳定性。这一成果解决了倒置结构长期面临的效率-稳定性矛盾,为实用化器件开发提供关键技术路径。

03

分子工程新范式:推动钙钛矿电池商业化进程

该研究通过分子设计精准调控界面缺陷态,首次在倒置结构中同时实现铅缺陷钝化与卤素空位动态修复,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工程提供了新范式。其创新性的双功能分子修饰策略不仅提升了器件性能,还显著增强了环境稳定性,降低了对封装工艺的依赖,为低成本、大规模生产铺平道路。研究结果对推动倒置钙钛矿电池在建筑一体化光伏、柔性电子及物联网能源供应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,标志着钙钛矿技术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。

1.png2.png3.png4.png5.png表1.png

文献信息
Synergistic Dual-Defect Passivation via Iodoethoxyethane for High-Efficiency Inverted 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

Tianfei Xu, Nan Li, Zezhang Wang, Ting Nie, Jingru Zhang, Shengzhong Liu, Wanchun Xiang

https://advanced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dfm.202515665

产品链接-Setfos.png产品链接-paios.png产品链接-双灯太阳光模拟器.png

- 产品咨询及购买请联系我们 -


分享